血管不通手腳麻?打通血路對症治療

2014052911:57
http://www.pcstore.com.tw/dooftw/


日常生活中預防血管不暢通的藥膳飲食,多以活血祛瘀、舒利通絡為原則,因此,在食材的挑選上,可多吃活血養血、化瘀散結、疏通經絡和養陰理氣的食物。
 

現代上班族久坐辦公室、運動量少,再加上炎炎夏日多待在冷氣房裡,常會出現手麻腳麻的情形,這種氣血運行不暢的狀況,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「血路不通」。傳統中醫論及血路不通,多半與血瘀體質相關,但你可能不知道,許多心血管疾病如腦中風管等,很可能是因血瘀而起。

中醫談論血路不通,主要論及血瘀證候,凡離開經脈的血液,若不能及時排出或者消散,而滯留於人體內的血液,或因為血液運行不暢,而積於經脈或臟腑組織器官之內的血液,都稱為瘀血。由瘀血內阻而引起的病症,則稱為「血瘀證」。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陳潮宗指出,氣血循行不暢或是瘀血內阻,就容易產生血瘀體質。

一般而言,輕度血瘀體質的患者,常有瘀斑、疼痛的症狀,通常形體消瘦、毛髮容易脫落,肌膚乾澀或出現皮膚粗糙、乾燥、角化,外觀皮膚呈褐色,女性多見痛經、面色晦暗等徵狀出現。至於血瘀體質情況嚴重者,則容易成為血栓、出血、腦中風、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的高危險群。然而,造成血路不通的原因有很多種,陳潮宗歸納出以下幾個類別:

血路不通的原因

◆ 外力因素:如外傷、跌倒等損傷造成體內出血,未能及時排出或消散,蓄積在體內形成瘀血。

◆血氣停滯:由於體內氣滯,進而導致血行不暢而形成瘀血。

◆寒冷體質:因為體內血寒,導致血脈凝滯受阻。

◆燥熱體質:主要是因為體內血熱,以致血液壅聚、血液受煎熬濃縮所形成的瘀血。

◆氣虛體質:氣虛則體內氣血運行推動無力,導致血液循環緩慢而形成瘀血。

打通血路對症治療

中醫治療血路不通問題,會根據致病的原因,而採取不同的治療方式,分別如下:

◆活血化瘀法:活血和化瘀是兩個既有密切聯繫,又有一定區別的概念。活血主要是解決血液流速的異常,而化瘀則主要是解決血液黏稠度的異常。治療上,則以活血為主,用於上列外力因素之血瘀證。

◆行氣活血法:這個療法,主要是用於上列血氣停滯之血瘀證。氣為血之帥,氣行則血行,氣滯則血凝,血凝日久則為血瘀。意思是說,氣行在先、血流在後,乃正常的生理現象。同時說明了血瘀的形成與氣滯關係的病理機制,因此,活血化瘀必須深刻理解行氣是活血先導的內涵,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運用活血化瘀療法的時候,常常需要選用一些理氣的藥材。

◆散寒宣瘀法:對於上列寒冷體質的血瘀證,必須使用散寒宣瘀法來加以治療。所謂散寒宣瘀乃是溫通散寒藥與活血祛瘀藥合用的治療方法,用於血瘀證兼有表寒者。表寒外襲、腠理閉塞,日久致肌膚血行不暢,凝而為瘀。治療當以散寒宣瘀為主,寒邪一散、腠理疏通、血液暢流,瘀血隨之宣散。

◆清熱行瘀法:臨床上,毒熱血瘀的形成原因有二,一是由於肌膚受血熱、毒熱與濕熱之邪,氣血運行受阻而形成血瘀證;二是肌膚氣血凝滯,鬱久化熱而成。所以,治法宜清熱行瘀,以活血藥與清熱藥合用為治療方法。清熱行瘀法,主要是用於上列燥熱體質之血瘀證的治療。

◆益氣活血法:形成氣虛血瘀證的原因有二,一是因為脾胃虛弱、中氣不足、外衛不固、風寒濕邪侵襲,鬱於肌膚,血行不暢,凝而為瘀;二是氣為血之帥,氣虛則無力推動血行,血行不暢,結而為瘀。治療當以益氣活血為法,以補氣藥為治療方法,此法多用於上列氣虛體質血瘀證之治療。

完整內容,請見【常春月刊365】